1953年6月,朝鲜停战谈判已经到了签字的节骨眼儿上牛金财富,和平的曙光就在眼前。
南朝鲜总统突然跳出来搅局,公然扣留志愿军战俘,还叫嚣着要单独进攻鸭绿江。
消息一传到志愿军司令部,彭德怀脸色很难看,这南朝鲜总统真是不消停,净给和平添乱啊!
电报发给毛主席后,毛主席心中已有对策,急切问道:“杨勇兵团到哪了?”面对南朝鲜的挑衅,毛主席有怎样的应对策略?杨勇在其中又发挥了什么作用?
杨勇是入朝作战的“积极分子”,从1950年6月开始,他就不断提交申请,要求到朝鲜打击美国侵略者,可是由于各种原因,他的愿望迟迟不能实现。
直到1953年5月,杨勇才终于如愿以偿,作为志愿军第二十兵团司令员入朝、当他抵达朝鲜战场时,停战谈判已经基本达成牛金财富,彭德怀也从北京回到朝鲜,准备参加签字仪式。和平在望,他感慨自己要“白来一趟”。
正当所有人以为战争即将结束时,意外发生了,南朝鲜总统李承晚公然破坏停战协议,叫嚣要单独进行全面军事进攻。杨勇觉得很奇怪,美国都想停战了,这人怎么还要接着打?他哪来的本事?一番猜测后,他认为还是因为美国人在背后撑腰。
想到这里,杨勇来了劲头,主要收拾李承晚的军队,顺便也给美军一点教训。他下决心要打大仗,准备投入3个军,后来在杨得志支持下,增加到5个军。一开始很多人不理解,有些人认为他刚来,就动用三个集团军,太大胆了;有人说灭敌一万自损三千,必须要谨慎。
彭德怀也支持了杨勇的想法,认为如果不在军事上狠狠教训对方,不仅会拖延停战,还会影响战后和平。他给毛主席发电报,建议给以严重打击,再消灭1.5万敌人。第二天,毛主席回电同意,表示停战签字必须推迟。推迟到什么时候,要看情况发展才能决定,再消灭韩军万余人是非常必要的。
7月13日深夜,金城战役正式打响,杨勇率领第二十兵团,配以强大的炮兵火力,与其他兵团一部协同作战。随着1000门大炮齐声开战,几平方公里的敌军阵地在炮火中燃烧。
面对占有地面火力和空中优势的敌军,第二十兵团以劣势装备夺取了战争主动权,经过激烈战斗,歼敌5.2万余人,远远超过原计划。
这场战役后,美国人对杨勇刮目相看,说他打仗很“鬼”。南朝鲜更是把这一仗比作二战的柏林战役,吃到了足够的教训,美国和李承晚只得一致同意停战。
《停战协定》签字后,杨勇没有立即回国,在1953年到1958年的五年间,美方在军事分界线经常发起挑衅,他率领志愿军保持高度戒备,有效保卫了分界线,还带着志愿军战士协助当地人民重建家园,修铁路、盖房子、平整农田,帮助恢复生产。
1957年11月,毛主席和金日成会谈,决定撤出全部志愿军。1958年10月25日,在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8周年纪念日当天,杨勇率领最后一批志愿军胜利回国。当归国列车驶进边城丹东时,车站上锣鼓喧天,彩旗飞舞,各界人民群众热烈欢迎他们胜利归来。
29日,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见了杨勇,亲切地问道:“都回来了吗?”杨勇点点头,回答说:“志愿军全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”。
他们用生命捍卫着国家的尊严和人民的幸福,我们应永远记住这些最可爱的人。
诚利和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